•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建大印象

首页 > 建大印象 > 正文
06/14
2016

母校迁校60周年有感

今年是母校迁校60周年、办学120年,也是我大学入学正好30年,30年前一个十八岁的懵懂少年走上了建筑学的求学之路,30年过去,从对建筑学极粗浅的了解到现在建筑学渗透到自己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我相信这一切是一种巧合、更是一个缘分。人生三十而立,对于四十八岁的我,建筑学的人生刚刚步入而立之年。

西冶四年,我有幸聆听过刘宝仲、张似赞、侯继尧、夏云、佟裕哲、张缙学、李觉、汤道烈、李树涛、刘永德、姜佐盛、赵秀兰、刘振亚、郑士奇等先生们课上课下的教诲,也感受过周若祁、乔征、李京生、刘临安、刘晓波、冯晓红、邵晓光、刘克成、刘辉亮等这些当年的年轻教师的才华与热情,在与岑兆缨、邓康、杨彤、袁东书、姜立军、田军、王文、涂山、黄挥戈、王进、任云英等等同学们的切磋砥砺中,在寒来暑往的东北、西北的长途奔波中,经历了80年代最后四年的种种变化与进步,赶上了UIA世界建筑大学生设计竞赛这样难得的参赛机会,还荣幸地与团队的同学们首次为母校、为中国的大学生在此项赛事中争光并拔得头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奖……,这一切在今天都还记忆犹新,更重要的是西冶四年彻底地影响和刻画了我的人生。

常说大学之大,贵在大师,当年对这一点还没有很深的体会,今天回想起来则格外觉得我们那个年代的大学生,特别是西冶的建筑学学生是非常幸运的,1986年我们入学时,正逢母校迁校三十周年,那年刘鸿典先生已经82岁,虽然不给本科生上课了,但在学哥学姐的口中刘先生就是西冶建筑系的自豪和资本,今年4月苏三庆校长一行亲临沈阳参加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冶)沈阳校友会成立大会,刘鸿典先生的孙子刘赛文同学也来到沈阳祝贺,还向沈阳校友赠送了先生水彩画作品的原大复制品,毕业了这么多年还是今年才在微信上和赛文同学建立了联系,也才知道我们同是86级的同学,更了解了许多关于刘鸿典先生的逸闻佳话,成立大会上沈阳校友向母校和赛文同学回赠了刘鸿典先生当年设计的东北大学冶金馆的全套施工图纸复印件,虽然有些遗憾没能在上学时亲耳聆听先生教诲,但许多校友都不约而同地对设立“刘鸿典教授教育基金”的倡议产生了共鸣,大学需要大师,大学也需要铭记大师。去年7月6日,我们西冶建筑系学生最尊敬爱戴的张似赞老师去世了,听闻此讯,在朋友圈中同学们纷纷表达深深的悼念和怀念。记得2010年我们86级同学毕业20年,有差不多六七成的同学都回到母校参加活动,见到了许多久未见面的老师,当看到已经83岁但依然精神矍铄的张似赞老师时许多同学都激动得流出了眼泪,没想到这一面竟成了和先生的永别。我从书架中翻出了毕业后的1999年12月27日我第一次重返母校去家里看望他时,先生送给我的他翻译的《建筑空间论》的台湾版本,睹物思人,脑海中浮现出先生在外建史课堂上讲到古希腊建筑时,以朗读丹纳的《艺术哲学》关于古希腊的章节作为开场白的那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想起了1989年那个难忘的夏初,学校的正常上课受到了影响,但每周傍晚他在主楼临时开设的世界音乐欣赏课却吸引了那么多的同学早早到场占座,还想起了许多许多……,今年的沈阳校友会成立大会上,校友总会委托刘赛文同学录制了侯继尧、李树涛、刘永德三位老教授的祝贺视频,看过之后有几个特别深的印象,一个是这些老先生对他们的老师刘鸿典先生的尊敬之情,另一个是他们年已耄耋仍心系学科和母校,拳拳之心和豁达人格让在场的我们无不动容,还有一个突出印象就是时光走过六十个春秋而他们仍然没变的浓浓的东北乡音。正是有了这么多大师、先生的为人师表和无私教诲,我们这些学生不仅是幸运的,更是充实和幸福的。

大学之学,还贵在同学,它既包含了你身边那一群可亲可爱可敬的同学,也包含了大学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占据学生主流的学风、校风。说起最难忘、最难得的同学,不得不说到1989年我们大四第一个学期参加国际建协(UIA)蒙特利尔年会举办的世界建筑大学生设计竞赛的经历,那年的竞赛题目是:“living between Memory and Expectation: A house for Today一座生活在记忆与期望之间的今日住宅”,当时由系里从我们建筑学的两个班和城规的一个班各挑选出一个小组参赛,我作为建筑学8602班小组的组长。我们8602班是一个委托培养班,也称“代培班”,当时在各省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也会比另一个建筑学班略低一些,而且全班同学一入学就已经被来自各省的用人单位确定为委托培养的对象,似乎因为没有了毕业找工作的后顾之忧给人的印象是学习的动力也会打上折扣,之所以说这些同学最难忘也最难得,恰恰是因为身边的这么多同学表现出的那种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热情,甚至也有股要为“代培班”争一口气的劲头儿。我们这个小组的指导老师是张缙学教授和当时还很年轻的刘辉亮和肖莉老师,另外两个小组由李觉和汤道烈教授领衔指导,在老师们对往届竞赛的分析讲解中,在筛选对象、分析背景、查找资料、梳理问题、寻找答案的各个环节中,我们获得了更近距离、更密集也更系统地与老师、同学进行讨论交流的好机会,随着思路和目标的逐渐清晰,在老师指导下制定出了工作计划以及调研计划,同学们分工合作、有条不紊,在城内的解放路民乐园、炭市街和端履门内以及城外的灞桥区一带的多个社区走访、调研,对居民们既局促又充满生活智慧的街道和室内外生活空间进行测量、画下速写、记下笔记,对平时难得细致观察思考的城市中邻里的空间结构、尺度以及不同的空间及其所容纳的功能和生活之间的对应关系和转化条件都有了更深的体会和认识,一个学期下来,我们一边上课、完成课程设计,一边投入到紧张的竞赛之中,转眼新年已过,期末临近,竞赛也到了关键的冲刺阶段,记得1990年春节我是大年三十那天才到了沈阳老家和家人团聚,正月初四又登上了返校的列车,以往寒暑假拥挤不堪的长途列车四年中第一次成了我们三个沈阳同学的“硬卧”专列。7月初喜讯传来,小组的同学们竟一时不敢相信这突然而至的喜讯,老师、同学们纷纷表示祝贺,并告诉我们时任建设部副部长的戴念慈先生远隔重洋从加拿大蒙特利尔给学校发来贺信,在“89动乱”一周年之际的国际建协大会上,这最后一个颁奖项目让与会的中国人和远在西安的西冶师生们都倍感振奋和自豪,记得那时我们即将毕业离校,刚刚在柏林摘得金熊奖的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也正在各个影院上映,祝贺张导柏林折桂和西冶学生蒙特利尔获奖的字幕跃然每场电影放映前的大频幕之上,全国的主流报纸、电视媒体均作了报道……,这一切也让我们的四年西冶求学有了一个难忘的标记,遗憾的是张缙学先生已经于我们毕业后不久的1994年去世了,是我们一毕业就再也没能见过恩师,而刘辉亮老师后来听说也在90年代初去了美国的密尔沃基大学,肖莉老师还在学校,真希望今年的校庆能够见到她再一起回忆那段难忘的时光。

毕业后的西冶同学们愿意轻松加调侃地解读母校校名中的“冶”:首先它是指母校的主要学科专业之一“冶金”;其次,母校由原东北工学院、西北工学院、青岛工学院和苏南工业专科学校的建筑、土木、市政类系(科)合并而成组建于西安,建筑学专业更是起源于1928年梁思成先生创立的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第一个本科建筑学系东北大学建筑系,是中国“建筑老八校”之一,原冶金部重点建设高校。可谓传统深远深厚,校风朴实扎实,也正是在这样的传统和校风中“陶冶”了一代又一代西冶学子;而以我自己离开校门走向社会以来的体会,我还发现西冶的学生们骨子里还有一种不迷信权威、创新和敢闯的野劲儿,这个“野”也算是对“西冶”的另一种诠释,这样的“冶”和“野”,也成为“为人诚实 基础扎实 作风朴实 工作踏实”的西冶校风的完整体现。

在西冶四年中逐渐养成、逐渐清晰的做设计、做调研、查资料的方法和习惯,对我走出校门后的工作帮助非常大,可以说受益匪浅。而说起查资料还有一段有趣的往事,记得当年的建筑学专业资讯主要来源于英、美、日等外文期刊、台湾的《建筑师》和《建筑学报》、《建筑师》、《世界建筑》等有限几本中文期刊,而教科书上的早期建筑筑作品案例除了教科书则资料有限,后来从一位研究生老乡那得知教师可以到图书馆的过刊库查阅资料,经过“变通”我后来如愿拥有了一本教师阅览证,可以“名正言顺”地进入图书馆一楼北侧的建筑学专业过刊库了,当闻着地下室特有的纸张和淡淡的霉味混合的味道,看到从60年代一直延续到当时的一卷卷合订的《Architecture Review》、《PA》、《Architecture Record》等和日本的《新建筑》、《建筑文化》、《GA》等过刊时,那种小激动今天想想还很新鲜,上大学时几本厚厚的速写本也一直保存至今,从那时起也养成了对着不同角度的照片看平面、画平面的习惯,更是体会到了二维的平面、剖面背后丰富空间的种种趣味。毕业后我一直在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了22年,在担任院长的十年里,我在院里的资料室一直坚持订阅这些外文期刊,让同事们可以在那个互联网还不十分发达的年代接触到更多国外的领先发展动态,这些不得不说都出于对大学学习的回忆和专业学习上的心得。

有了西冶四年与这些大师、同学的相遇,使我在职业生涯的而立之年更加体会到了这样一种事实:建筑学不仅仅是一门关于建筑的学问,那里面更有个体和社会、人生观和自然观、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理想和现实、乡村和城市、有和无等等耐人寻味的关系和意义;建筑师也绝不仅仅是一个谋生的职业,那里还有生活和工作完美结合、相互碰撞的人生乐趣,以及可以无处不在、尽情展现的生活智慧。正因如此,我才会说,从学习建筑学到成为执业建筑师的三十年来,建筑学已经渗透到自己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三年多前我的工作有了新的变化,但思维的习惯和关注的视野却从没有真正离开过建筑学和建筑师。

在自己建筑学人生的而立之年,这一切皆要感谢30年前我与西冶、与建筑学、与大师、与同学的相遇。有的时候我在想,如果世界上真存在一个幸福的人的话,他可能就是位建筑师,因为他是最有可能体会到“劳动成为人生活的第一需要” 的那个人,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这种体会就是未来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和人类劳动的最终形式,我想这个与人类一直相伴的老而弥新的职业堪当其任,也乐当其任。

祝福母校60华诞,愿母校的下一个甲子更加枝繁叶茂,桃李芬芳,硕果累累。

杨晔

有感于母校迁校甲子之年

2016年5月31日

杨晔,男,汉族,1968年7月生,辽宁省沈阳市人,1990年7月参加工作,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0年7月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毕业,2008年5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在职硕士研究生毕业。历任: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所长、副总建筑师、副院长;2002年7月任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2012年11月至今任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党组成员。

关闭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通信地址:西安市雁塔路13号     邮政编码:710055 联系电话:029-82202612   传真:029-82202612版权所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董校友办公室
版权所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董校友会(教育基金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