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下午,我校知名校友、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现代汉语计量语言学研究》首席专家刘海涛教授做客文学院,在文学院影音室作了题为“从依存关系到语言网络”的学术报告。文学院及信控学院部分师生聆听了此次报告。报告由文学院副院长曹勇教授主持。
刘海涛教授系我校79级工业自动化专业校友,毕业后在某特大型国有企业从事企业信息化工作,业余时间研习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获得该专业博士学位,后任中国传媒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年10月至今任浙江大学外语学院特聘教授,是Journal of Quantitative Linguistics、Language Problems & Language Planning、Glottometrics等六种国际语言学学术刊物的编委会成员。已在Lingua、Journal of Quantitative Linguistics、Cognitive Linguistics、Language Problems and Language Planning、光明日报、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科学、外国语、现代外语、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等多种学科的国内外专业学术刊物发表语言研究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数十篇文章被SCI、SSCI、A&HCI等国际主要检索系统收录。
此次报告中,刘海涛教授从探讨语言学的根本任务出发,认为语言是极其复杂的现象,它是开放性的,不是孤立的、封闭的,因此,语言学必须与其他自然科学一起合作,要跨学科研究。这是由语言的性质决定的,也是由社会和学科的发展方向决定的。接着,刘教授根据自己的研究经历,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向师生们介绍了如何利用人类语言的真实语料,通过科学的方法,从语言认知、语言类型、语言网络等方面研究语言的结构模式与演化规律。最后,刘教授通过报告中涉及到的学术论文均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这一事实,鼓励文科研究者树立在国际高水平刊物发表论文的信心。
报告结束后,曹勇院长进行了总结并指出,刘教授的研究在很多方面都具有开创性的价值,报告有助于破除文科学者对用实验方法来研究语言等人文社科对象的神秘感,有助于树立文科学者在国际高水平刊物发表论文的信心。随后,文学院师生就具体的语料库选择和软件使用问题,与刘海涛教授进行了积极探讨。(文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