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建大印象

建大印象

首页 > 建大印象 > 正文
05/17
2015

良师教诲 铭记一生

良师教诲 铭记一生

张乃棠

我是1956年考入母校(时名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建筑学专业,是母校经过院(系)整建制合并后在西安开学上课的首届新生,历经六年风风雨雨的大学生活,于1962年毕业分配到冶金部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院土建室工作。

回顾走过的岁月履痕,怀旧的涟漪让我思绪万千,往事如昨。记忆深处,时常总是浮现出那些辛勤培育过我们、影响了我们一生的老师的身影,是他们的传道授业,才让我们有道德、有知识,立足社会,服务社会,良师永远是不朽的人梯。

大学生活温暖忆

早在中学时代,我就萌生了将来要当一名建筑师的理想,考上了建筑系建筑学专业,算是如愿以偿,当时的喜悦心情可想而知。

大学生活头两年,迈进崭新的校园,学习气氛极浓,到处是朗朗读书声,图书馆内座无虚席,入夜后,几乎所有教室灯光通明,认真上自习,一派恬静美好的景象。劳逸结合有序,除星期六晚间有娱乐活动外,还增加了星期三短时间的小周末,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展现出大学生的朝气和阳光。此外,由年轻教师主讲的音乐欣赏会吸引了不少同学参加。月下银波轻洒,放下书包后的同学们尽情享受着高雅文化的熏陶,这就算是校园中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接受的教育,让学生们心灵洁净、校园洁净。

高素质教育必须要有高素质的老师。并校后的母校拥有一批学养深厚的师资和知名教授。当时建筑系的系主任是刘鸿典教授,系上还有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当年教我们一年级,仅六十余人的建筑设计初步课程的授课老师有十位之多,记得有:朱葆初老先生、王跃教授、黄民生教授、张秀兰老师、张似赞老师、殷绥玉老师、蔡南生老师、雷茅宇老师,还有几位刚从外校毕业分配来的年轻老师。上课做作业时,是手把手教,一边学习基础知识,一边做练习,掌握设计技巧和表现手法。这种扎实深厚的教育让我们终身受益,奠定了做建筑师牢固的基础。

除教授专业知识外,母校更重视德育教育,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刚入大学,教专业课的老师就谆谆教导我们:建筑师的执业宗旨,就是要终生最大限度地去关怀人。这句话深深地记在我的脑海里,代表建筑师生涯的是“作品”,要创作出好“作品”,必须具有好“人品”,正如书法艺术中的“字如其人”一样,“作品”如其“人品”。

曾几何时,特定时代的政治运动不断,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已拟的教学大纲很难兑现,不少课程被取消或大幅缩减,校园往常的恬静欢乐不再,随之而来的是会议和各种劳动占用了教学时间。直至1960年下半年,受充实、提高大环境影响,教学秩序有所改善,授课时间明显有所增加,记得学校为我们增开第二门外语课和电工课,又让林宣教授开讲《中国古代建筑史》等,这一切,像是一场久旱后的及时雨,滋润着我们求知的心灵。

最后为期一年的毕业设计,是全面的学业总结和展示。全班分工业、民用两大类别。我被分配到工业建筑专门化组,命题是:重型机械工厂规划和水压机车车间设计。指导老师是刚从苏联留学回国的广士奎老师,中途一度由刘鸿典教授指导。

广老师带领课题组的同学先分赴当时国内有名的武钢、太钢、太重、洛阳三大厂等大型企业参观实习,收集资料,而后用整整一年时间指导我们完成毕业设计。包括一篇论文、八张图纸,最后答辩。要说写论文,有点陌生,广老师指点我们,不要怕难,再好的论文内容的大部分也是向前人学习的,其中能有点滴的新意和见解就很好。现在来解读这句话颇有意义,此语正是体现母校的校训校风,要做笃实的人,做学问要实事求是,不要虚夸,更不能抄袭,经过一年的毕业设计过程,为毕业后很快适应钢铁设计院工作,算是提前做好了上岗前的培训。

树立建筑空间观

由张似赞教授翻译的《建筑空间论》(布鲁诺·赛维著),于1980年代初出版,受到广大建筑师的欢迎。我阅读后开拓了眼界,了解建筑的实质,怎样去看待建筑。让我们先重读书中一段:空间——空的部分——应当是建筑的主角,这毕竟是合乎规律的。建筑不单是艺术,它不仅是对生活的认识的一种反映而已,也不仅是生活方式的写照而已,建筑是生活环境,是我们的生活展现的“舞台”。

学习建筑空间论,不仅知道如何去评价建筑,更重要的用这一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创作。这本书影响了我的后半生,在实践中起过很大的作用。1995年,我寄给张似赞老师两篇稿子,请老师审阅,一篇题为《有限的校园空间》,另一篇为《传统文化——园林精华——地方特色》。张似赞老师在百忙中写了八张纸回复,长篇累牍的大札文章倾诉了老师对学生的真情教导。

就像当年在课堂上手把手教我一样,张老师在信中写道:“但由于有四十年前一段师生之谊,我读你文章还是直言不讳。不过这只是一种旁敲侧击,你还是文章的主人,要由你自己去把握。”紧接着,又指导我如何去写好文章:“我觉得写文章很像这个水果,一层一层毫不含糊,毫不紊乱。吃水果是层层剥开,写文章则以从里到外层层包装,最后完整地交给读者。他剥开来,看得清清楚楚,哪一层是什么,都一目了然。”在点评我所写的文章后,张老师感慨地写道:“我当时的学生现在这么有出息了,我尽管只与你接触短短数年,在这个专业上对你起一点启蒙引导作用,但仍然感到很有意义,很是高兴。”是的,是当年的老师带领我们进入建筑学大门,相隔数十年后又在极其认真地在批改学生的作业,继续引导学生,这是人间最珍惜、最伟大的师爱!

张似赞老师是国内知名教授,对建筑空间论有深厚的研究,又是研究世界古典建筑领域的著名学者,在信中针对当今城镇建筑出现的模仿成风、千篇一律的不良现象,他发展了建筑空间理论,提出自己新的独特的见解,他提出:“空间是主角,因空间写照人的生活,人是有地方性差别,有不同文化性,不同传统延续性的,所以建筑空间必然应是有地方性、文化性、传统延续性的。”张似赞老师所提出的地方性、文化性和传统延续性的观点,对我们当今创作中国特色的建筑有深远的意义,倡导中西方建筑空间观的融合,指出发展方向。

老子曰:“凿户牖以为室,有室之用”。室之用是由于室中的空间。而“无”,在老子又即是“道”,这就是生命的节奏。这就是中国古代的建筑空间观,与赛维的建筑空间论十分吻合。用树立建筑空间观来结束我这篇小文,但愿我们的建筑师,回到“无往不复,天地际也”的空间意境上来,建设好美丽中国。

梦回雁塔情难抑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也许是天意,还是巧遇,历史终将这座百年“建筑老八校”坐落在标志、象征着盛唐长安的精典建筑——大雁塔旁,永记历史,预示西建大要肩负重任,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再创建筑事业的辉煌。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一转眼一甲子过去,当年的新同学如今均是近八旬的老人,一生埋头画图,一旦提起对母校的回忆,毫无例外地心潮起伏,仿佛又回到激情的学生时代。置身于熟悉的校园里,大慈恩寺清亮的晨钟暮鼓声响彻校园上空;看到水池中映有大雁塔之影。癸已金秋,欣闻西安建大南京地区校友会即将召开校友联谊会,百感交集之际,用大篆体挥笔写下“梦回雁塔”,献给我永远的母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本文系节选,作者系我校建筑学专业56级毕业生

关闭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通信地址:西安市雁塔路13号     邮政编码:710055 联系电话:029-82202612   传真:029-82202612版权所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董校友办公室
版权所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董校友会(教育基金会)办公室